睿书会第61期:《孙子兵法》漫谈——孙子会是价值投资者吗?
2025-03-24
请将本公众号设置⭐“星标”
将不会错过我们最新的推送
《孙子兵法》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被誉为“兵学圣典”,由春秋时期的孙子创作,至今已有2500年历史。
全书约六千字共分为十三篇:《计》、《作战》、《谋攻》、《形》、《势》、《虚实》、《军争》、《九变》、《行军》、《地形》、《九地》、《火攻》、和《用间》。
《孙子兵法》虽然是军事著作,但其影响力早已超出了军事领域,在当代企业界被广泛研究和应用。睿璞在过往举办的投资者交流会中,也多次引用《孙子兵法》中的金句,例如“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又比如“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在阅读《孙子兵法》的过程中,不禁想到一个有趣的话题——孙子若是跨界到投资领域,会是价值投资者吗?
孙子之价值观
首先,让我们一探究竟孙子是什么价值观。《孙子兵法》首篇《计》中第一句:“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可见孙子对于战争充满敬畏心。孙子作为古代将领,身怀绝技,显然需要战争的机会一展才学和抱负,然而,孙子却没有鼓动战争之意,反而坚守慎战观。
孙子之论战争的出发点,不在于求胜,而在于求不败。孙子之兵法不是战法,而是不战之法;不是战胜之法,而是不败之法。因为战争的收益和代价极不对称,即使打赢了,也可能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而打败了,则可能国破家破人亡。孙子曰:“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同样,金融资产是每一位持有人长年累月辛勤工作的积累,对其生活和家人有着重要的影响。资产管理人要做好投资,首先需要保持一颗对市场的敬畏心,始终记住风险是第一位的,在坚持安全边际的前提下把握投资机会。巴菲特也经常提到,投资首先要记住的是“不要亏钱”。
孙子之基本面分析
正因为战争关乎生死存亡,不得不严肃谨慎对待。那应当怎么做才能求不败呢?《孙子兵法》第一篇《计》篇的“计”字,一字以蔽之。
可惜,人们往往却把“计”字读偏了,误以为是奇谋巧计,阴谋诡计的“计”;但孙子所说的计,不是用计、算计,而是计算。 为什么说容易误把“计”理解为奇谋巧计?因为符合贪巧求胜、求速胜的人性弱点,总想设个奇谋巧计一梭子就搞定,而这恰恰是孙子反对的。
孙子的“计”,是基本面,不是技巧面、操作面;是最拙的,不是最巧的;是计算实力对比,对比计算的科目,包括“五事七计”。五事,即道、天、地、将、法;七计,即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就是比较敌我双方的政治、天时、地利、人才和法治。
“计”的目的是什么呢?是为了知胜。比较这五个方面、七个科目,在战前判断胜负。计算比较后,战前便已知晓具有多少“胜算”。用投资的话术来讲,投资是面向未来的,且投资收益和风险具有不对称性,我们需要尽可能地提高投资的确定性。
投资中的基本面分析并非轻而易举,需要专注在某些领域做大量细致的研究工作。如巴菲特所说,“如果我们要去买一个商铺,那我们起码要把整条街的所有商铺都研究完。”我们要尽量搜集全面的信息,进行大量的阅读和调研;此外,有了信息之后,还得有办法做出判断,这是考验人的认知能力。
我们过去常提到判断的三个标准,一是成功的标准,二是失败的标准,三是跨界从其他行业得到标准。实际操作中,要研究各类成功的案例、失败的案例、还要有跨界的案例。此外,我们建立了严格的研究流程和投资清单。
投资并没有那么多的奇思妙想,更多在于抱朴守拙,投资成败在“落子”之前的研究工作中已经决定了。
孙子之成本观
基本面分析之后,五事七计各项打完分,“多算胜,少算不胜”,即分多的胜,分少的败。那么知胜之后是不是就直接开战呢?《孙子兵法》第二篇《作战》,孙子再次谨慎言明打仗不仅是打兵马,也是打钱粮。行动必有代价,况且战争的代价极大。因此,还得继续算账,计算值不值。
孙子具有很强的成本观,百战百胜不如一战而定,最好打一仗就解决问题。而百战百胜,本身就是问题,历史上有诸多名将,如项羽、关羽,最后一败而亡。
当然,历史上也有一战而定的真名将,赵国李牧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守卫边疆,防御匈奴。他数年闭不应战,只管练兵,憋得赵王都受不了,换一个将领去,结果天天打仗,双方无法生产,死伤惨重,最后赵王无奈,再派李牧去,李牧又挂免战牌,边境数年无事,找到匈奴大意懈怠的时机,大举进兵,一战灭了匈奴十几万骑兵,平定边关。
古人云:“数胜必亡”,胜仗打多了,国家反而要灭亡。典型的例子是汉武大帝,一世英名,“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何其霸气!汉武帝一生开疆拓土,武功赫赫,结果却使国家从政府到民间,几乎陷入破产边缘,晚年迫于巨大政治压力,成为第一位下“轮台罪己诏”的天子,批评自己“朕即位以来,所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 屡次的胜利带来的荣耀使他忽视了付出的代价,缺乏反思和警醒最终埋下了灭亡的种子。
股神巴菲特早年也吃过类似的亏。上世纪60年代前后,巴菲特通过分析计算,得出两家公司内在价值被严重低估(这个阶段巴菲特选标的标准更注重便宜,对“优质”要求不高),然后大笔买入,结果却不甚理想。
一家是1959年投资的桑伯恩地图公司,虽然这笔投资最终也贡献了很多收益,但巴菲特却为这笔交易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另外一家公司是巴菲特1962年买入的伯克希尔纺织厂,这笔投资由最初的盈利转变为后来的亏损告终。之后,巴菲特在芒格的帮助下实现进化,喜欢买入那些不用考虑卖出的优质公司。
数胜必亡,对投资者也是一种警醒,需避免做了几笔成功的交易,取得一点成绩,就得意忘形。就如最近的行情中,投资者开始追逐各种科技股,交易量重新站上2万亿。每位参与者在众多科技股的投资中似乎都是对的,投资变成一项选美活动,追逐最热门的公司,逐渐忘记了投资的本质是以低于企业内在价值的价格购买低估的股票。不断抬高的估值和买入成本,实际上为将来的亏损埋下伏笔。
孙子之收益观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兵贵速,不贵久。”
由此可见,孙子的思想是“求全”,先保全自己,再追求全胜,最好把敌人也保全为自己所用。他的整个军事思想,是慎战的思想,不战的思想,和速战的思想。
综合来讲,孙子战争理念和价值投资理念讲起来都挺简单的。可是,为什么历史上却鲜有故事?包括孙子自己也没有可歌可泣的战事。同样,坚守价值投资的似乎也并不多见。
正如《孙子兵法》所言:“善战者,无智名,无勇功,胜于易胜也。”他们都看似平淡无奇,没故事,于外行看上去一点热闹也没有。要么防守做的犹如藏于九地之下,滴水不漏,敌方无机可趁未战就放弃不打了;要么战胜容易战胜的敌人,甚至是战胜已经失败的敌人,跨的都是“一尺高的栅栏”,缺少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津津乐道的精彩故事。
只有那些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战绩,赢了不可能打赢的仗的“名将”,正史野史、典籍故事等等的记载浩如烟海、耳熟能详。正如投资排行榜上,每年都在更替着璀璨业绩的明星产品,一时登顶投资界的热搜话题。只是宝座轮流做,明年到谁家?
那些默默无闻地坚守正道的、坚持做正确的事的人,虽不够耀眼,但却稳稳的幸福。事实上,要坚守并不容易,巴菲特说:“没有人愿意慢慢变富”。
孙子之技术观
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
孙子首先强调的还是先管好自己,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其次是耐心等待;第三,就是可以主动做些谋划,让对方失误。从此角度分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就犯了这个错误,想当初,他刚出山时,“隆中对”为刘备分析天下大势,何其英明,待北方有变,再谋取天下。可是,在他执掌蜀汉时,却不能等,在魏国依然保持强盛的背景下贸然进攻,而且又遇上最强、最能等的对手——司马懿,六出祁山、九伐中原,最后陨落五丈原。
从投资来讲,首先是专注基本功、提升专业和技能,要避免重大财务损失的风险,找到优质的潜在投资标的。其次是保持耐心,利用宏观经济或者行业的周期波动,利用“狂躁的市场先生”犯错的机会,找到合适的出手机会。如果市场处于亢奋的投资情绪中,表面看是牛市,实际上持有现金不动是最好的选择。
孙子曰:“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通过奇正转换,创造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之势不可当的势能。《虚实》篇主要是讲如何通过避实击虚形成局部优势,虚虚实实,很多诡诈、很多假动作,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致人而不致于人。
股票的定价包括基本面的业绩和反应情绪的估值,为了找到便宜的好公司,需要更多用到逆向思维,避开人多的地方,敢于走少有人走的路,但同时要坚持正确的方法论,达到“以正合、以奇胜”。
最后,皇帝的焦虑VS投资者的焦虑
古今多少事,都误在频频动作。为什么频频动作?无非是一种焦虑情绪。
李牧不出战,损失了什么吗?什么损失也没有,但兵士们焦虑了,匈奴焦虑了,赵王焦虑了,赵王采取动作把李牧撤换了。其实他给李牧的任务就是边防。这边防根本没出问题,他有什么意见呢?他就是要干点什么,才能缓解自己的焦虑。
安史之乱,哥舒翰镇守潼关,死守不战。唐明皇李隆基却焦虑了,急于平叛,下令哥舒翰出战。由于之前皇帝已斩杀了他认为作战不力的名将封常清、高仙芝。哥舒翰知道出战必败,但不出战必死不说,还得换一个大将来出战,没办法,他被逼率军出关,结果二十万大军全军覆没,潼关失守,眼见长安不保,皇帝仓皇弃城逃往四川。
非常能理解皇帝的焦虑,大军交由外部将领统领,战事久而未决,难免让皇帝坐立不安。因此只能靠君臣的信任和智慧。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王翦和秦王嬴政很好地演绎了这样的智慧。
王翦带兵之前,名将李信认为20万大军可以迅速灭掉出国,结果被项燕的40万楚军大败。秦王只能请王翦出山,王翦带领秦国60万大军,几乎是秦国的所有家当,在楚国境内开了一年的运动会,在楚军熬不住漏出破绽时,一举灭楚。关键是王翦有耐心,还会安抚秦王,毕竟巨大的后勤供给压力和可能发生的叛变让秦王很容易焦虑,王翦合适的处理方式让秦王也保持了耐心。
投资也一样,情绪稳定极为重要,是需要不断修行的学问。越是焦虑,越要相信数据与逻辑。孙子曰:“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 查理·芒格曾言:“稳定的情绪是投资的基石。学会控制原始的非理性情绪,当你面临巨大的刺激或变化时,保持冷静和理智,你将从中受益匪浅。”
所以,小心你的“焦虑性动作”,那是最有可能侵蚀你财富的动作。
编后记
2024年是巴菲特接管伯克希尔60周年,在今年2月份巴菲特最后一次亲自写的“致股东信”中,依然强调长期投资的重要性,依然讨论保险等熟悉的业务,当感受到风险时就大量持有现金资产。最重要的是每次阅读“致股东信”都能感受到巴菲特稳定的情绪和不变的投资原则,“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积极拓宽自己的能力圈和耐心等待市场的错误定价时机。
纵观其60年的投资历史,经历过数次技术革命,但没有一次股东信中讨论到技术革命以及其带来的投资机会。巴菲特和芒格始终坚守能力圈,坚持安全边际,在一些看似传统的行业里面找到投资机会,包括金融(财险和银行)、消费品、能源、公用事业等行业。组合中最具有科技含量的是苹果公司,也是在苹果手机上市10年之后,在一个低估值的时机介入。
正是这么一种看似普普通通的投资方式,伯克希尔在1965-2024年接近60年的历史中收获了年化19.9%的每股市值复合增长率,在此期间伯克希尔的市值增长了5.5万倍(即当初的100元变成了550万元)。相对于那些追逐热点的投资方法,我们更相信这种被长达60年的时间周期证明为成功的方法论,这也是投资中应该坚守的最大常识。
END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睿书会是我们的读书笔记收藏栏目,欢迎热爱阅读的您给我们投稿
(可实名或者笔名刊登)
请扫码关注
广东睿璞投资
重要声明
请您细阅此重要提示,并完整阅读根据您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请您确认您或您所代表的机构是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条例》《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所认定的合格投资者。 根据我国《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私募基金合格投资者的标准如下: 1、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且符合下列相关标准的单位和个人: (1)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单位; (2)个人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前款所称金融资产包括银行存款、股票、债券、基金份额、资产管理计划、银行理财产品、信托计划、保险产品、期货权益等。) 2、下列投资者视为合格投资者: (1)社会保障基金、企业年金、慈善基金; (2)依法设立并受国务院金融监督管理机构监管的投资计划; (3)投资于所管理私募基金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及其从业人员; (4)中国证监会规定的其他投资者。 如果确认您或您所代表的机构是一名“合格投资者”,并将遵守适用的有关法规请点击“接受”键以继续浏览本公司网站。如您不同意任何有关条款,请直接关闭本网站。 “本网站”指由广东睿璞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所有并及其网站内包含的所有信息及材料。本网站所发布的信息、观点和数据有可能因所基于的信息发布日之后的情势或其他因素的变更而不再准确或失效,本公司不承诺及时更新不准确或过时的信息、观点以及数据。 本网站介绍的信息、观点和数据仅供一般性参考,不应被视为购买或销售任何金融产品的某种要约,亦非对任何交易的正式确认。投资有风险,投资产品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本公司不对产品财产的收益状况做出任何承诺或担保,投资者不应依赖本网站所提供的数据做出投资决策,在做出投资决策前应认真阅读相关产品合同及风险揭示等宣传推介文件,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